按照今年3月神華集團與電力集團簽訂的協議規定,合同煤價本該與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聯動,在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煤價的基礎上下浮10元/噸,另外規定,市場煤和合同煤的比例為37。之后,中煤也采用了該模式。而這一次巨頭們“公然抗拒”,有分析稱,他們是怕受下行不止的煤價指數拖累,影響盈利。
然而,事實似乎并非如此。秦皇島海運16Mn精密管交易市場副總經理李學剛昨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現象并不能被定義為“定價機制破裂”。“近期,很多煤企們針對煤價的定價方式確實有所調整,但調整的主要是與指數的聯動水平,而且針對的是純市場戶16Mn精密管供應,對于那些大客戶,煤價聯動還比較正常,尤其是5500大卡動力煤。”李學剛表示,同時他指出,由于煤質不同,且企業方針差異,現在的16Mn精密管價格也并沒有一個很明顯的定價調整趨勢。
另據秦皇島16Mn精密管網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監測的煤價數據還是聯動的。“現在16Mn精密管銷售壓力都比較大,各家都有自己的銷售策略,其實神華對不同的客戶優惠就不一樣。”
“價格變動情況是他們內部的,咱們看到的也僅是大眾化的一般方案而已,如果有上述不調整或者不降反升的個例也是正常。”